专题专栏
TA是注册会计师④|扶贫“小”审计 脱贫“大”情怀
发布时间:
2021-01-13
来源:
浏览量:
天下顺治在民富,天下和静在民乐。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顶着烈日骄阳,翻山越岭、走村串户,在推动精准扶贫部署得到落实中贡献一己之力,他们就是——扶贫审计人。
“扶贫审计就好像‘健康体检’一样,对国家用来扶贫钱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,发现不对的地方便提出修改建议,而这既需要专业能力,也需要严谨细致。”不管是长达几百页的审计报告,还是其背后的一桩桩“小事”,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始终凭借敏锐判断,守护着老百姓的经济权益,同时防止“审计风暴”一过,问题“涛声依旧”。
审查政策落实
保证贫困人口精准受益
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”如诗句一般,谷雨时节的贫困村处处都透露着生机。
但是,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,却没有心思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。安全饮水项目的水源池地处山顶之中,山路崎岖陡峭,车辆根本无法前进,事务所审计人员只能踏过一个个垄,徒步穿过山林野路,基本上鞋子、裤腿和手上都沾满了泥。
“累肯定累,但是民生没有小事情”,当被问到扶贫审计是否辛苦时,事务所审计人员这样告诉记者。据了解,进入项目之前,在湖南省扶贫办、省财政厅、省审计厅等各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,扶贫审计人员就多次进行了培训,学习文件精神,吃透扶贫政策,明确专项检查目的,并制定检查方案。

中审华湖南分所审计人员在怀化溆浦县查看“四跟四走”产业项目
在审计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时,从项目立项、项目批复、项目资金投入、水源水质、到最后的饮水工程后期维护管理等,审计人员基本上每天在村里各处勘察,加班到深夜已经是常态。
“数据要看了再看,疑点要审了再审”,审计人员告诉记者,作为扶贫审计人,最看重的就是扶贫资金有没有充分发挥效益,项目有没有高效运行,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“除此之外,我们还会召集村民召开座谈会,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,调查他们对扶贫工作和扶贫工程是否满意。”审计人员说道。
据了解,自2018年以来,事务所接受湖南省扶贫办的委托,对涉农统筹整合资金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、易地搬迁专项扶贫资金等进行核查,三年累计专项核查项目10个,涉及全省88个区县,累计审计扶贫资金总额达114亿元。
对扶贫审计人而言,看着政策得到落实,老百姓的笑容更多,是在数据与材料之外感受到的最令人动容的温度。面对记者关于“感触”的提问,审计人员笑着说道“我们做的可能微不足道,但是想着项目早实施,百姓早受益,脱贫早成功,就很自豪。”

中审华湖南分所审计人员在和村民访谈了解项目群众满意度
边审边改
确保资金安全阳光规范运行
今年,脱贫攻坚战在三湘大地如火如荼,助力这场战役的扶贫审计工作也在不断推进。通过扶贫政策,许多贫困户都能脱贫,但其中的政策是否能落实,需要审计工作跟进,有的问题还需要即时“回头看”来进行监督。
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,问题整改落实才是关键。在帮助县扶贫办自查过程中,审计人员发现有套取扶贫资金,对扶贫政策理解偏差从而执行过程中走样,扶贫项目只重视建设而忽视后期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时,立即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,做到边审计、边整改、边提高。
“比如那些涉及问题的当地县政府,马上发文进行了纠正,并针对专题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规范,《光伏发电站后期营运维护管理办法》《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有关注意事项的通知》等,都对后期扶贫项目的运营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。”审计人员说道。
“此外,这几年,各级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成倍增长,如何更好地管理,也是对基层的考验。”贫困县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,大量的扶贫资金及扶贫项目都是与合作社及乡村集体经济合作,而合作社及乡村财务管理混乱,财务基础较薄弱。
了解这些情况后,事务所积极思考,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,帮助部分地区建立了一套村账乡管、合作社委托代理记账公司代管、县财政局监管的有效财务管理体系。这些针对性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基本改善了贫困地区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。
据了解,受地方政府委托,事务所对地方扶贫项目的实施与管理、扶贫政策的落实与执行进行自查自纠,三年时间,累计协助县级扶贫部门对1000多个扶贫项目进行自查,涉及扶贫资金及项目配套资金300多亿。
“看着桌上这些厚厚的审计报告时,我感到强烈的责任感。”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接触扶贫审计的“小”项目时,领悟到不仅仅是审计人的使命感,更多的是“为国而审,为民而计”的“大”意义。